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贯云石东村醉西村依旧,今日醉来日扶头①。
直吃得海枯石烂恁时②休。
将屠龙③剑,钓鳌④钩,遇知音都去当酒。
【注释】
①扶头:醉酒的样子。
②恁时:这时节。
③屠龙:《庄子》说有个叫朱评漫的,学习了三年,学得了宰龙的技术。
后人常以此喻高超的本领。
④钓鳌:《列子》载渤海东有大鳌撑负着神山,结果被龙伯国的巨人一气儿钓走了六只。
后因以“钓鳌”
喻远大的抱负或雄豪的举止。
【译文】
东村喝得醺醺醉,西村喝得醉醺醺。
今日喝得酩酊醉,来日依然醉酩酊。
这酒要喝到海枯石烂才肯停。
只要有醉乡的知音,我宁可将屠龙剑、钓鳌钩都拿去换酒来痛饮,再不想去实现什么远大的抱负,施展什么出众的本领。
【赏析】
“东村”
、“西村”
是无处不醉,“今日”
、“来日”
是无时不醉。
“海枯石烂恁时休”
加重了这种豪兴与决心,同时也说明自己的买醉实同酒外的世界有关:这世界不到“海枯石烂”
的地步,只要存在一天,狂饮就一天不停止。
这就大有“时日曷丧?予与汝偕亡”
的愤疾意味。
这三句已将“痛饮”
的题面和盘托出,且揭出了痛饮背后隐藏着的强烈悲愤。
接下的三句,将这层悲愤的涵义表达得更为清楚。
“屠龙剑”
、“钓鳌钩”
,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,它们所代表的是一种用世的象征。
建功的抱负、立业的本领,统统可以不要,统统用来换酒,等于说酒乡与酒外的功名世界两不相容。
而“屠龙剑”
与“钓鳌钩”
只能派上换酒的用场,这也就说明了诗人的怀才不遇及社会的贤愚不分。
作品末句“遇知音都去当酒”
,与首句对读的话,可知作者的“知音”
都在村中,这就见出了诗人鄙视官场、痛饮逃世的生活态度。
他写过一首《清江引》:“弃微名去来心快哉,一笑白云外。
知音三五人,痛饮何妨碍!
醉袍袖舞嫌天地窄。”
证实了诗人沉湎酒乡、不事功名的疏狂与反抗。
本曲通篇均为夸诞的豪语,既表现了“痛饮”
的狂态,也倾泻了愤世嫉俗的深慨。
较之诗歌中的醉酒名句如“比日寻常醉,经年独未醒”
(王绩《春园兴后》)、“应呼钓诗钩,亦号扫愁帚”
(苏轼《洞庭春色》),更觉澜翻悲壮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,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,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,陆地延伸到哪儿,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,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,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,一苇渡江。...
简然以为自己嫁了一个普通男人,谁料这个男人摇身一变,成了她公司的总裁大人。不仅如此,他还是亚洲首富帝国集团最神秘的继承者。人前,他是杀伐果断冷血无情的商业帝国掌舵者。人后,他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,把她啃得连骨头也不剩。...
千夜自困苦中崛起,在背叛中坠落。自此一个人,一把枪,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,却走出一段传奇。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,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。...
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,风光无限。无他,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,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,也只能忍着。 宁芝笑着二殿下,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?输了,我嫁给你。若是赢了么,不仅是我主天下,连二殿下的人,心,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,如何? 裴珩嗤之以鼻,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?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?他还能输了不成?总要叫她知道厉害!...
本书旨在打造第一刁民!...
一觉醒来,世界大变。熟悉的高中传授的是魔法,告诉大家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魔法师。居住的都市之外游荡着袭击人类的魔物妖兽,虎视眈眈。崇尚科学的世界变成了崇尚魔法,偏偏有着一样以学渣看待自己的老师,一样目光异样的同学,一样社会底层挣扎的爸爸,一样纯美却不能走路的非血缘妹妹不过,莫凡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够主修一系魔法,自己却是全系全能法师!...